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
其实这是很久以前写的东西。久到大三上的那个考期,觉得郁闷,于是就写了。但是以后的考期就还是那么过的,没有什么变化…… 以后大概也就不会有考期这个东西了,把它贴出来作为纪念吧……
=========================================
又是一年考期时
其实只是上了大学才知道“考期”这个名词,其实只是过完了大一上才知道大学里原来还有 一个“考期”的时间专门留给复习 —— 准备最后的期末考试。
或许考试这个“龙门”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跳的。不过大学以前,印象里没有留过时间专门 复习期末考试的 —— 高考除外,其性质与期末考试不同,暂不属于讨论范畴。基本上是讲 完考,考完撤,上午一门下午一门,连考三天还不费劲。
上了大学,风水变了。有孩子喊,14 天考 10 门,能熬出来都成神了。不禁莞儿。想想, 我也是这么一路抱怨过来的。当年也怨过也骂过也狠过。也曾经用一晚上两三个小时把一 学期要学的东西吞进去过。当年是这样,今年,恐怕还是这样。
“大学”这两个字或许真的有魔力。进来之前是向往,进来之后是体味。甚至有大学生们常 挂在嘴边的“大学生活”这个词来凸显生活与以前别处的不同。不过显然没有“大学学习”这 个词。不过学习确实也是不一样了。以前不用专门抽时间来复习的,现在需 要腾一个月时 间了。以前上午考一门下午考一门不皱眉头的,现在今天考一门明天考一门就要抱怨了。
我不是旁观者,我也抱怨,甚至愤恨。
可是还是要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考试密集了会抱怨,为什么要有考期。
可能是知识太多,太复杂。其实我觉得,刚来时的传言“讲一、练二、考三”,平心而论, 再夸张一点,其实是“讲三、练二、考一”。基本上老师都是“不为难”,考的肯定是讲的子 集。理论上说,上课听,记住了,考试过是没问题的。老师说“上课听讲,课下消化”,没 有听说过“上课听讲,考期消化”的。从这一点来说,考期并无必要。
没有了考期,也就无从抱怨考期安排不合理了,该抱怨没有考期了。以前还有机会过,甚 至可以拿高分,现在连机会都没有了,这怎么能行呢?
其实是抱怨错了地方。如前所述,如果功夫下在平时,期末想过很容易。可是“平时”是个 隐性的时间,“考期”是个显形的时间。人们容易注意显性而忽略隐性的东西。比如大地震 ,举国关注,可以国内关注吸烟导致死亡的人却很少。其实,每年吸烟至死 500 万人,比 大地震死亡人数要多得多。美国的伊战在 08 年的时候已经死掉 4000 多人了。不过大部 分人不是在进攻的时候死掉的,而是在漫长的占领期内一点一点被各种事件杀掉的。如果 在第一波进攻内就死掉 4000人,估计它也就顶不住国内的压力要撤军了。可是现在,有谁 在关注么?同样是死人,“大家一起死”和“一个一个慢慢死”效果就很不同。同样是学习,“ 一个学期里 学习”和“一个考期里学习”所引起的关注也就不一样 —— 更何况考期还挂一个“ 考”字呢?
这也是一种懒惰。“枪打出头鸟”,“抓典型”,有意而为之的时候是一种手段、策略;无意 而为之的时候是一种祸患:只抓住了部分而没有把握整体;只听到了聒噪的“一小撮”而没 有看到“沉默的大多数”。有人可能会拿 80/20 原则来反驳。那么我会说:“ 什么样的人能 用 20% 的时间学习 80% 的知识并且把它们掌握牢固?”
我不是,我还是要用剩下的 20% 时间吞 80% 的知识,只期望于考试考过,不奢望于牢固 掌握。悲哀啊!莫过于此。
恐惧源于不知,待到明了之后,也就无所谓惧怕了。
立此存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